第十八章 玉印璽

玉印璽

第十八章  玉印璽

() 商周印璽

    印璽乃中國古今社會之信物,近代從殷墟安陽出土的銅印,說明印璽早在殷代已有了。西周之世,其用及於貨賄。周禮地官司徒之司布:「凡通貨賄,以璽節出入之。」及掌節:「貨賄用璽節」,據東漢鄭玄注,周代的「璽節」,就是漢時「鬥檢封」式的印章,是當時通商所用,為了標識貨物名稱的一種封檢印。其實,早在戰國時期,已有用木作印當做是製作人的印記,押在陶器上面的風氣。這類陶器殘片有許多流傳下來,足見初時的印章,未必一定僅用於封緘方面而已。

() 戰國印璽

    戰國時期,多見於邦國官私  印,戰國時官私所用印章,稱「 」者多,如齊國的「齊立邦」及安徽壽縣出土的楚國鈦印等便是。

    「封泥時期」(自殷至後漢),後漢或晉以後稱「朱印時期」。「封泥」或叫「泥封」,是指古代以竹簡縑帛作為文書交往時,必需在其繫繩的打結處,用黏土將它封固,然後再用印章加蓋泥上,既防偷拆,又可識別。「封泥時期」以銅鑄印章為主。但從衛宏「漢官舊儀」說:「秦以前,民皆佩綬,以金、玉、銀、銅、犀、象為方寸璽,各服所好。」說明印章用之材料也多式多樣。

    印在戰國時代有稱「鉨」,說明銅印的普遍性,銅印形制較小,大多在一.五公分左右,且以壇鈕居多。而王侯及官、民有用玉作印的稱「璽」。戰國玉璽印有方形、矩形和圓形等不同的形式。方形、矩形多作複鬥鈕,也有少量雕獸鈕的。玉印印文除刻文字外,也有刻動物圖形的,稱為肖形印。戰國時代的印文非常難懂,它的陰文筆劃中,常有作鳥形之紋或蟲魚篆為紋,也由於當時文字日益增加,各國都有自創文字,直到秦始皇統一天下,才把文字劃一起來。因此戰國時不只是印文,連其他種種的器物的銘文,至今也有許多尚未弄通。

    漢代以前的古印,一般都叫做秦印,在式形方面,以方形小印居多,印文以陰文多,陽文很少。而私印的特色,卻是輪廓線條很精,印文的字劃則極細。而印章之制,初時僅記姓名、官階,也有用吉語的,秦之「受命璽」,也是一種吉語,由丞相李斯篆其文曰:「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印文為蟲魚篆,據古籍稱它由玉工孫壽所刻。「受命璽」在杜光庭錄異記中說:「歲星之精,墜於荊山,化而為玉,側而視之色碧,正而視之色白,卞和得之獻其玉,後入趙,獻秦,始皇一統天下,琢為受命璽。」漢高祖還定三秦,秦王子嬰,獻此璽。及高祖即位,仍佩之。相傳號「傳國璽」。秦始皇統一中國以後,規定只有皇帝用的印才能稱璽,官民的只能稱印。

(三) 漢代印章

    到了漢代,印章製作極多,以至一般所說的古印,都是指漢印而言。漢代印章發達,是由於在統一國家之下,官制和法律都已變得完備,同時領土的擴大也是其中的一個原因,當時漢朝的勢力,西達西域,東至朝鮮平壤置樂浪郡,南及安南,因此文書來往日益頻繁。近代便曾在樂浪故址及其他地方,發現過文書上所用的封泥,這類文書封泥,有的由朝廷發下來的,也有由各地官府互相聯絡用的,有的甚至在家信上用的。

    官印,漢代的官府所用的印信,是很少用玉做的。由於當時印的用途多供封緘之需要,所以很少有特別大的印,連王侯印璽,即使是用金鑄造的,其見方大小也規定只有漢尺一寸,即等於二十三.O四毫米。漢官印因官階不同,有金印、鍍金銅印、銀印、銅印之分。印鈕形式上也有規定,王侯蛇鈕,大官龜鈕,下級官吏鼻鈕,栓在鈕上那條鈕帶叫做印綬,綬色是規定王侯綠色,公侯紫色,大官青色,下級官吏黑色,看到印綬是什麼顏色,就可以辯別官階的大小。

    至於朝廷用玉為印,那是以皇帝的印璽「六璽」為主,以及「傳國璽」,與各朝代所特製的其他璽印。六璽:皇帝行璽、皇帝之璽、皇帝信璽、天子行璽、天子之璽、天子信璽,均為玉制。以後歷代各朝,皇室內府所用璽印,也是以「六璽」為主,其次是「傳國璽」,和各代所特製的其他璽印。而漢後各代皇帝所用的「六璽」,亦用玉制,但也有以金制的,例如北齊時所用的六璽,一半用玉,一半用金,「皇帝」三璽用玉,「天子」三璽用金。

    此外,散居在西北的胡、羌族,凡歸附臣服者,其官印用駝鈕,以示漢戎有別。其大小也是見方漢尺一寸左右,即二點三公分上下,亦有金印、鍍金銅印、銅印。漢代賜外族臣服者以金印為多,漢以後則以鍍金和銅印為多,亦雕駝鈕,但尺寸已沒有跟隨漢制那麼標準,其大小也相差不遠。漢代臣服者的外族金印,從日本江戶時代的天明四年(一七八四年),曾在福岡縣槽屋郡志賀島材的材內沙灘上,發掘過一顆,印文作「漢委奴國王」五字,用純金鑄造,以日本尺算,印高七分四厘,紐高四分二厘,印身方七分一厘,重日本秤二十八.九八六錢,印鈕作獸身蛇首形(約像駝鈕),據中國文獻所載,東漢光武帝中元二年(西元五七年),倭奴國王使者來朝時,曾賜以金印。日本考古學家曾做過多年的論爭,而印是黃金鑄的,已成定論。

    一九五七年雲南普甯縣石寨山第六號古墓,也發掘過一顆漢金印。印文刻著「滇王之印」四字。印形是四方形的,邊長二.四公分,鈕高一.八公分,是一個蛇鈕。據文獻記錄:漢武帝元封二年(西元前一O九年)降滇國,賜滇王以王印。又據文獻所載,漢代也曾把金印賜過匈奴王。

    私印,一般比官印略小,私印雖無定制,亦間有採用官印大小,即漢尺一寸(二.三公分),但以二公分至一.二公分的小方印居多。私印也似以龜鈕為尚,或取喻龜命長壽之意。私印的鈕式,除了鼻鈕、壇鈕、複鬥鈕外,尚有螭鈕、辟邪鈕、虎鈕、熊鈕、瓦鈕、錢鈕、竹節鈕等。

    漢代玉印以獸鈕印為主,以螭鈕為多,乃繼承戰國傳統。漢代玉印數量遠比戰國時期為多。在西漢中期以後,玉印盛行鏤雕螭鈕、虎鈕為主,它與戰國獸鈕不同之處,是把戰國時多作張口欲噬之獰厲神態,轉而為馴擾可狎、活潑多姿之態,表現出不同的時代特點。漢代玉印鈕所圓雕的螭鈕,多作曲身掉尾,如雕一雙掉尾回首,或多雙糾結追逐,生動自然。漢印鈕除了獸鈕外,以壇鈕和複鬥鈕為多。又有一種是「穿帶印」,沒有鈕,印兩面刻文,中為扁方形孔,用以穿上帶子系掛腰間;另有一種名「子母鈕」,是挖空一顆大銅印裡面,用來再藏入一顆小印。

    漢代印文,篆法勻淨,卻沒有戰國時代那種險峭的刀法。印文用陰文(即白文)的,比陽文更多,個別雕陰文魚鳥篆的,勻淨中有生動遒勁之勢。印文除了姓名以外,也有刻「日利」這一類吉祥文字的。此外還有刻出人物、馬、兔、鳥等圖形,以圖書替代印文的。

    私印所用材料多式多樣,沒有限制,只要堅固耐久的便可。葉爾寬摹印傳燈說:「古印以銅鐵金玉,取其性堅故也。如水晶、車渠、兕角、象牙,皆以其堅。」存世的玉制私印數量仍多,玉印雖然雕琢不易,但用時難以磨損,而且玉質光澤可愛,故一般人皆喜用玉印,正如印章集說:「三代以玉為印,唯秦漢天子用之,私人間有用者,取[君子佩玉]之意。其文溫潤有神,愈舊愈妙。」而秦漢的小玉印,其精品也是頗多的。

    一般的官、私印多稱為印,但也開始有稱章的。衛宏漢舊儀說:「丞相大將軍御史大夫匈奴單于二千石印文皆曰章。」瞿中溶集古官印考說:「當時並不以[印]與[章]為尊卑之別,特以禦史、將軍、都尉、太守等,有風憲兵權之任,故改印曰章。」因為這些官職都可以直接奏事,用於章奏,故把「印」稱為「章」。至漢武帝時,印與章二字並聯,自此之後,印章這個名稱在後世便開始沿用了。

    漢代印章之製作十分活躍,漢印遺物很多,以至一般所說的古印,都是指漢印而言。漢代中葉,紙張尚未十分普及,印章用途多供在木竹簡所書的文書、書翰的包褢、木板外面的繩紐打結處的泥封,防人擅拆的那塊泥上捺押之需。

    到了後漢時代,紙張已經普及,文書大抵要用紙來書寫,因此印章的用法,也發生了變化,改為用朱色印鈐在紙上,印泥(封泥)從此漸漸廢而不用,至晉代以後就稱為「朱印時期」,朱印時期以木、石、牙、玉刻印為主,它是造紙業盛行之後才興起的,而蔚為文人書畫的餘事。從王莽把匈奴單於的璽改稱章以後,魏晉皇朝賜給少數民族的王印,都不見稱璽,一般都用印字,但也不稱章,只有將軍印稱章。

(四) 隋唐印章

    印章到了隋唐,可說是印章的轉捩點,延戴元年,即西元六九四年,武則天將璽改稱為寶。據大唐六典說:「天子有八寶,(一)神寶,(二)授命寶,(三)皇帝行寶,(四)皇帝之寶,(五)皇帝信寶,(六)天子行寶,(七)天子之寶,(八)天子信寶。」這些印寶,都用玉制。除此以外,一般官私印除稱印外,還增加「記」、「朱記」和「鈐記」……等名稱。如「大毛村記」、「右策家州留後朱記」等名稱,都是一些較卑微之官,其所用印章,不由朝廷頒發,也很少用玉制的。

    隋唐時代,官印的形體變得大起來,有時甚至作出有五分公左右那麼大。篆書又以印篆資格另外發展起來,終於把線條改得又屈曲又複雜,對宋、元以後影響很大。此時還有用行、草體的輕鬆美妙文字來做印文。但此時私印流行用花押,所以隋唐古代流傳下來的就不甚多。而書畫賞鑒印,是始於唐代,到宋以後,至漸增多,到元明清之際,更是盛行。唐太宗自書「貞觀」二字,作連珠印;唐玄宗也有「開元」印,都是鈐印在禦藏書畫上面的。皇室內府用印,一般多為玉制,兩印因無史籍記載是用什麼村亂頭粗服所制,故是否玉印,不得而知。

    唐代著名的「四代相印」,是為玉印,為宋代蘇易簡所藏。清高士奇跋唐懷素自敘帖說:「合縫處有四代相印,相傳為唐某宗賜小蘇許公玉刻圖記,必才翁家物。」石渠寶笈續編:「四代相傳,唐玉印,宋太宗以賜蘇易簡者。」

(五) 宋代印章

    宋代,除一般稱印和一些官印稱「記」或「朱記」之外,這時又增加了有圖書、合同和圖章的新名目。印章又稱為「圖書」,乃始於宋代,它是用作收藏圖書書籍的。逐漸把「圖書」與「印章」合而為一,稱作「圖章」。現在人們通稱印章為圖章,是由此轉化而來的。

    宋代北方的遼、金,其官印的遺物很多,有的還在上面或在橫面刻上了官署名稱或年號。在玉印方面,此時喜愛使用。宋代著名大書畫家米芾,就有玉印六顆。米芾書史說:「玉印六枚:辛卯米芾,米芾之印,米芾印,米芾元章印,米芾氏。以上六枚,白字,有此印者,皆絕品,玉印唯著於書帖。」

(六) 元代印章

    元代,元官印有不少的發現。入元以後,由於商業發達,印章已經一般化。元代除沿襲舊制通常稱印之外,當時又把印章稱為押。押字最初起源於唐宋,但唐宋時代不夠普及,它是用個人名字,畫出一種符號,使人難於模仿。此種押特別是在做買賣時,竟至成為不可少之物了。其中最多的是用姓氏、花押或記號、文樣來做印文的長方形(長二公分,寬一公分左右)以及方二公分左右的銅印。這類銅印直到明代仍然盛行,而印鈕又有人物、猴子及其他動物,製作巧妙的也不少。也因為蒙古和色目人官吏多不識字,於是在印上刻花押代替姓名,這些印自然也有用玉製成的。在蒙古一帶,常有以十字文為基本的類似元代銅印的遺物發現,只是這類遺物,當時是否拿來作印用,便不知道了。

    元代玉印頗為流行,元代帝皇喜用玉印賜與臣下及名僧。據元史·釋老志所記載,元世祖忽必烈曾賜八思巴玉印,元成宗曾用五方玉佛冠及雙龍盤鈕白玉印,賜與帝師乞刺斯八斡節兒,印文曰「大元帝師統領諸國僧尼中與釋教之印」。又載其他土蕃帝師及其弟子「佩金、玉印章者,前後相望」。元內府玉局所制玉印,其形制大多雕高鈕(雕龍與交龍形鈕為多),但印身薄,它與漢代玉印截然不同,或受宋、金銅官印的舊制影響所致。而此種元玉印體積一般較大,鏤雕之工也甚精。

() 明代印章

    明代,印章在沿革上改變的地方很多,官印稱為關防和條記。關防是一種半印,起源於明太祖,因為一些官吏曾預先用官府印章在空白紙上舞文弄幣,於是便規定用半印勘合行移關防。明代到了中葉以後,除了玉印和銅印以外,文人又愛用石來做私章。以前印文既要托人代筆,篆刻也要由專業者代作。但到了用石做印時,由於石質跟木或銅不同,連外行人也容易來雕刻了,所以文人多由自己雕刻,因此明代便產生了許多篆刻家。明代的石印盛行,銅印、玉印都漸漸少了。明代玉印在現傳世品中偶然可見,以白玉較多。

    明代有名的篆刻家而又能治玉印的,有明初的會鼎,明中期的文征明和他兒子文三橋,以及安徽新安的何雪漁可作代表人物。此時即十六世紀初,人們已把古印當作是金石學的一種,蒐集起來出版印譜。明代以刻玉印最著名的,是王心魯,他的刻章,明人高濂稱譽他為「刻玉精妙,儼若漢章。」

    玉印的製作,一般與其他玉器所制相同,是用砂碾而成。而印文的雕刻,則有砂碾和刀刻兩種。玉質性堅硬,印文用砂碾,自然較馬刻容易,但砂碾的印文,其轉折結構,實不如刀刻的流暢,也沒有刀刻的有筆意。皇室官印體大,刀刻不便,大多使用砂碾;私人刻章,卻以刀刻為尚。因為刻玉不易,古籍中遂有「軟玉法」與「刻玉刀」的記載。所謂「軟玉法」是用藥物與玉同煮同塗,使之變為柔軟可刻。

    明人王心魯就不相信有用藥物可軟玉之法。明高濂燕閒清賞箋記其說曰:「王心魯雲:[刻玉之法,別無藥物烘炙詭異,並引用陶隱居蟾酥昆吾刀說。餘之所受,惟用真菊花鋼煆而為刀,闊五分,厚三分,馬口平磨,取其平尖鋒頭為用,將新舊玉章篆文,以木制架鈐定,用刀隨文鐫之,一刀勿入,再鍥一刀,多則三鍥,玉屑起矣。但勿可以力勝,勝則滑而難刻,運刀以腕,更置礦石於旁,時時磨刀,使鋒芒堅利,無不勝也。]」

()   清代印章

    清代,清代玉印傳世品較明代為多。印鈕一般鏤雕頗精,玉質取材亦多較佳,以羊脂白玉為印的不少。尤其以乾隆時代的玉印製品更精。清代玉印鈕雕獸鳥的形式繁多,姿態各異。乾嘉年間所作仿漢獸鈕玉印同,其雕工及玉質均佳,堪稱精品。

    朝廷玉印璽在歷代中以清代所制之數量最多。自秦代制定六璽之後,歷代均承此制,每個朝代都各自仿製。這六璽的印文,各代均相同,但每印璽的用途,各朝代多不相同。另外,各朝代的每個皇帝都有自己的閒章,故宮廷禦府印璽數量不少。像乾隆皇的「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寶」,這類閒章的數量很多。這些禦府印寶,都是玉印。

    自唐代武則天把「璽」改稱「寶」後,在唐中宗復位,又再稱「璽」;至唐玄宗開元中,又改為「寶」。此後稱璽、稱寶的均有,但稱寶比稱璽的為多。到宋以後直至清,大都稱「寶」,如乾隆時,內府玉寶二十五方,其中有一「欽文之璽」,僅一件稱璽,其他稱寶。

    私印方面,明末文人喜用大印,到清代便變作小印為尚。清代大印除了在大字要鈐一下以外,便很少用大印了。在十八世綠的乾隆時代,篆刻甚至成為文人雅興之一,能與詩、書、畫並駕齊驅了。各地都有許多著名篆刻家出現。清代刻玉印者,以清初江皜臣最著名,此外,清之李德光、仇塏、朱宏晉、劉令佑、楊瑞雲、吳士傑、韓約素、方若徽、金素娟、許延祚、佘國觀、姜煒、俞廷槐、沈松年等人均有名。

() 印泥與石印材

    印泥在明初以前,只叫做浮水印,很少油氣,但以後油便多起來了。清康熙年間,由漳州府魏長安首制的漳州八寶印泥,是中外書畫家酷愛的珍品。它在嚴寒中不凝固,在酷熱中不滲油,燥天不幹,雨天不黴,質優色美,芬香撲鼻,永不褪色,愈久愈紅。印在紙上,用火焚燒後,紙張炭化了,蓋章的字跡還清晰可見;浸在水中兩晝夜,拿起來使用依然如故。八寶印泥是用珍珠、瑪瑙、珊瑚、麝香、梅片、金箔、猴棗等八種珍貴原料,再加蓖麻油、漂朱(經過漂洗的銀朱)和艾絨等配製。它在民間曾為藥用,據說大凡刀傷、灼傷、瘋狗咬傷,在傷口處塗上八寶印泥,能起拔毒生機的效用。其時,書畫篆刻藝林更以使用它為高雅,達官顯要,才子文人無不爭相求購,更被皇帝列為貢品。

    在一九一O年和一九一五年,八寶印泥就分別參加南洋首次勸業會、巴拿馬萬國博物展鑒會等多次國內外展覽,榮獲優質獎、特別獎。辛亥革命後,孫中山先生躬臨漳州視察「新軍」時,以八寶印泥蓋章,極為讚賞,並題贈一幅「品重珍珠」墨寶。一九三五年參加臺灣博覽會,獨得優獎金牌。抗戰期間,中國政府曾以漳州八寶印泥為國家珍貴禮品,贈送給美國總統羅斯福。現代它更在生產技術上精益求粗,更覺金石增輝,使這馳譽神州、蜚聲國際的漳州八寶印泥為國貨之光!

    石印的印材,在明末清初的時候,以浙江的青田石(葉臘石)著稱,它的顏色五彩繽紛,石質富有韌性,是雕刻的極好材料。另福建的壽山石,不但產量多,而色澤也相當豐富,也可作印材。在石印的材料中,以福建福州壽山所產的田黃石,及淅江昌化所產的雞血石最著名,因而很值得深入探研。

(十) 田黃石

    田黃石在印章石中,稱得上為印石之王。它石質韌而堅,色黃如枇杷,是一種微透明和半透明的葉臘石。田黃石具有細、潔、純、膩、潤五大特點,即印石中最著重之所謂細膩溫潤、晶瑩剔透,都兼而有之。它不僅是刻制印章的上乘極品,還可雕刻成精美的工藝品。

    田黃石是田坑石中之一種,田坑石是指出產在水田裡零散的壽山石,它源於福建省貝疊村西北山麓,有一條環繞壽山鄉內外洋的壽山溪,溪水流至鐵頭嶺下的壽山廟前,與南來之高山、坑頭溪水匯合,屈曲十餘公里,直入連江縣境內。田黃石就在這條小溪流會合處的上下游附近,尚溪旁的水田就有田坑石埋藏在石砂層中,田黃石就是其中最上乘之品。田黃石外表十分光滑脂潤,無明顯的稜角,像卵石般一顆顆散佈在砂層中,大者通常重數兩,小者只有數錢重,超過斤者極為難得。這種珍貴寶石因它產自田中而又呈黃色,故名之為「田黃」。而這些寶藏無法勘探,僅能靠石農在農閒時翻田搜掘,偶而得到。

    田黃石的成因是福建壽山鄉周圍的礦山,原岩是石英斑岩,因蝕變發生葉臘石化而成的葉臘石,經過數百萬年之前由於地層變化,礦脈中之部份礦山從礦床中分離出來,被洪水沖散流落在那流溪旁上,後逐漸為泥砂覆蓋,形成沖積型砂礦。這些礦石埋於砂土中,日久經年地使表皮所含的三氧化二鐵受到土壤、水份和溫度各種因素影響,慢慢酸化,使葉臘石顏色重新受到渲染,改變了原來的色彩,而成為各種不同彩色的田坑石,田黃就是其中最佳的一種。

    從清代開始就有「一兩田黃三兩金」(或稱「易金三倍」)之說。可見這種「石中之王」的價值往往高於黃金。明清歷代皇帝都把「田黃」視為「印石之王」。愛新覺羅·溥儀這個末代皇帝所獻出的乾隆御用的「寶印」,就是用一塊「田黃」石分割成三印,而上雕有三條活鏈(亦屬同此塊田黃石)相連。今天,它陳列在北京故宮博物館中,供人欣賞。

    有一個這樣的傳說:元代末年,明太祖朱元璋未登位時,一個時期曾為乞丐,渾身生瘡。一次流落到福建壽山鄉,過上傾盆大雨,他便急忙到山旁的小石洞裡藏身。洞中那時只有一堆採石時留下的碎石尚還乾燥,他就往上一睡。說也奇怪,醒後發覺身上瘡疥全消,身上全是白色的石粉,感到定有奧秘,立刻滿滿一袋帶走。後來朱元璋做了大明後帝,依然不忘石粉之恩,特派太監駐守壽山鄉,專採此石供作使用。從此壽山石尤其是田黃石就與皇帝結下了不解之緣。到了清乾隆年間,一年元旦,乾隆皇帶了文武百官到天壇祭天,在供奉桌上放了一塊大田黃石,百官大感驚愕。原來,乾隆在前夕夢見了玉皇大帝賜給他一塊黃色的石頭,並禦筆寫下「福、壽、田」三字。乾隆醒後告訴了侍從,有一個福建老太監連忙下跪奏道:「奴才家鄉出產福州壽山田黃石,莫非即[福、壽、田]之意!」於是,田黃便戴上「石帝」的寶冠。這些雖屬傳說,但足見田黃石早為人們所珍視。

    田黃石的分類,因產地的不同,分有上、中、下和碓下。上又稱「溪」,是靠近坑頭溪水發源地一帶的水田,所產顏色較淡,質通靈,近似坑頭「水晶凍」;中緊接上,下至鐵頭嶺,所產田黃石色濃質嫩,堪稱標準;下位於溪水會合處下游,顏色多似桐油,質地凝膩;碓下靠近鹿目格,質較粗硬,色較黝暗。

    壽山石品種繁多,一般有以產地命名,有以坑洞命名,有以顏色和質地命名。然而,田黃石是按色澤和質地而命名。這類田抗石主要分為田黃、田白(又稱白田)、紅田和黑田四種。

    (一)田黃:分有黃金黃、橘皮黃、枇杷黃、熟粟黃、桂花黃、肥皂黃、糧粿黃和桐油黃等多種,質地特別通靈而近於透明者稱「田黃凍」,是田黃中的最上品。

    (二)白田:色非純白,通常略帶淡黃或蛋青色,蘿蔔紋明顯而較瑩透,格濃如紅筋,亦屬名貴品種。其中有的外裡黃色,裡為白色,稱為「金裹銀」;反之,外為白色,內為黃色則稱「銀裹金」。這兩種金銀田,其特殊層均屬罕見。

    (三)紅田:這品種十分罕有。色如橘皮,鮮豔通明,稱為「橘皮紅田」;另一種類似者稱「桔白紅」;還有一種名為「黃紅」的紅田。其中有些「黃紅」是因為農人燒草積肥,使土層下的田黃石受到高溫的影響,石表皮中所含的氧化鐵,引起化學反應,變成表層略呈紅色層,但肌理依然保持原有的黃色。這種石人們也稱它為紅田。

    (四)黑田:分有「烏鴉皮」、「純黑」和「灰黑」三種。烏鴉皮又稱「黑皮」,表面有狀似癩蛤蟆皮的黑色層;「純黑」則通體黑中帶赭,蘿蔔紋較粗;灰田則呈淡灰色。黑田因肌理蘿蔔紋較粗,色澤黝黑,石料較細不成形,較不適製作繁複之滿意,所以通常將它簡化紋飾,或作素材薄意。如不規則形黑田,可依其乾黃色皮巧雕五龍薄意,亦屬佳作。

    田黃石因其產量稀少,體積也少,又溫潤晶瑩可愛,故多按其輕重計價,所以業者多不肯將它截割或制鈕,以免消耗太多使減少其重量,雕刻多採取它的天然形狀。若遇上截割成平頭方角或制鈕者之田黃印章,其價值更高。

(十一)   雞血紅石

    雞血紅石屬葉臘石中之一種,它產於浙江省昌化玉岩嶺,故又稱為昌化石,亦有稱之為鳳血石。它是一種十分名貴的品種。

    據史書記載,雞血紅石作為圖章以及雕刻原料,始於明代。當時玉岩山鄉民從露在表層的礦石中,採得稀世罕見的雞血紅石,報官進貢,受到官府重視,以後逐步開採,經民間藝人將之雕刻成各種工藝品,成為官府饋贈和收藏的珍品,甚而有因獻石而得官的,稱為「玉石官」。

    明朝以來,開山採石大盛,並運銷海內外,馳名於世。清朝雍正年間,曾編纂,至乾隆時又加以修訂的「浙江通誌」記載:「紅點茗珠砂,亦有青紫如玳瑁,良可愛玩,近則罕得矣。」足見它是石中的極品。而乾隆時又把它切磨雕刻成印章,作為皇宮、王府的貴重藏品。

    民國初年,地質學家章鴻釗在其所著的「石雅」一書中,對雞血紅石也有很多評價:「昌化石產浙江昌化縣十二都之康山,亦名玉石山,山上有流紋岩,玉石出其中。其質以葉臘石為多,兼含石英少許,俗以多紅為貴,白而間紅者亦罕見。一名雞血石,蓋丹砂自然渲染成色者,其價兼金,輒與壽山之田黃凍淨重。」

    雞血紅石的取名,主要是因為礦石中含有鮮豔耀眼的紅色(硫化汞,又名辰砂或硃砂),像新殺的雞流出來的血一樣。中國著名的篆刻家和書法家鄧散木在其所著「篆刻學」一書中指出,雞血石以「其品之高下則在地在血」。所謂地,也叫地子,就是襯托紅色的質地;血,就是地子中所含的紅色斑點及斑紋。地子有各種類型,其中以羊脂凍為上,白如玉,半透明。此外尚有黃凍、烏凍、灰凍(亦稱牛角凍)之別。紅血色也分有鮮紅、正紅、深紅、紫紅和暗紅。以鮮紅最貴重,正紅次之,其它更次之。如內蒙產的雞血石血色易於變暗紅,故存放不好或時間久遠,則遠不及昌化產的血色能保持長久的鮮豔和光亮。

    雞血紅生長的形態多樣。有塊紅,滿塊皆紅,不見地子,材料罕見,但無地子襯托,雖美感較差,亦很珍貴;有脈狀紅,呈條狀紅色,嵌在地子中很像雞血流出,狀如活動之感,很是珍貴;較次有滴血紅;再其次為斑點紅,紅點如斑,有密有疏,好像血點濺落在地子上,另具一格。至於霞紅,地子中含有極細的紅點,如天半朱霞,似天女散花。雞血紅石的質地亦有「肉糕地」和「瓦礫地」之分,前者細嫩如肉,色似「藕糕」,淡粉紅色,間有白點;後者呈瓦礫狀構造,由於葉臘石化不完全,常留有石英質「砂釘」,有時透明,但往往雜有不透明的色塊。

    昌化雞血石,是淅江最著名的特產,而且為中國所獨有。在昌化,也只是蘊藏在玉岩山腰、金雞山旁一段不大的地區。其它地方則僅有產於內蒙古自治區巴林石旗至林西一帶的塊狀葉臘石。顏色有白、紅、黃、灰等色。其中最好的品種就是含有辰砂的「巴林雞血石」,但色澤不如昌化雞血石的鮮豔和潤澤,顏色大多為暗紅。

    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在內蒙古赤峰地區巴林右旗的採石礦發現了昌化雞血石的異種——內蒙雞血(亦稱巴林雞血),該血也屬硫化汞的化合物,血的色彩也有許多是鮮豔的,尤以石質的地子好,一般呈半透明,血和地子相映成趣,也很美麗。但內蒙雞血從整體上來說,其性質、產量、鮮豔度、穩固性和昌化雞血相比,均相差許多。從礦脈的結構來看,內蒙雞血和內蒙石一樣都屬於脈狀結構的礦石,它好比像夾在「三文治」中間的蛋塊,而內蒙雞血又是組合在整個內蒙石礦脈中的一段或一小塊。相比之下它的產量和開採時的難度均要比昌化雞血來得多和容易。

    內蒙雞血性質和內蒙石一樣,質地雖不及昌化細膩,但近乎壽山石,堅而脆,然而料中的含水量較高,所以許多石料均呈半透明,謂之「凍」。因此切磨好的石材如果表面上不用蠟封住石膚上的毛孔,把它妥善存放,而表時間的放在室外通風處,石材的水份就會揮發,石材也因之會出現裂紋。同樣內蒙雞血隨著它石質內的水份的揮發,雞血——硫化汞的紅色也是氧化而變暗、變紫,血就變得不鮮了,地子也會裂開,故需十分注重保存。

    雞血紅石如何形成呢?從地質勘探的情況看,雞血石是硫化汞(辰砂)與葉臘石共生的礦石。昌化玉岩山是低溫熱液細脈,浸染火山岩辰砂礦床。它在後期構造運動的作用下,葉臘石沿構造裂隙上升之後,紅色的辰砂受熱液的影響,再次遷移,充填到質較純的白、黃、灰、綠、黑等各種葉臘石脈中,結晶後形成塊狀、細脈狀、條狀、血滴狀和斑點狀的鮮紅色而較透明的葉臘石,即為雞血石。

    除雞血紅石外,較著名的品種尚有「白昌化」、「黑昌化」和「花昌化」等石。白昌化是白色的昌化石;黑昌化是灰色底子上夾雜有紫黑色的昌化石;花昌化是有各種不同顏色相間出現的昌化石。

    「金雞瀝血凝寶石」這句詩是形象化的比喻。其實那塊寶石不知浸透和凝結了多少採民的血汗。昌化雞血紅石,開採困難。古時的採此石者,先在岩壁上開出大小不一的礦洞,表石發現有紫紅色斑點或條紋的山石,即架起木柴,燒至高熱,然後猛潑冷水,使岩石迸裂,再以鐵鑿之,取出石料,鋸磨成印章或加工雕刻成工藝品。當時既無公路,又無車輛,只靠人力背負下山至杭州或上海售賣。

    雞血石一秀儲藏在創造斷裂比較多和辰砂含量比較高的地段,重量相差很大          雞血石,多出土於老坑。在雞血石的礦藏中,有新坑和老坑之別。清朝中期以前的多為老坑,以後的多為新坑。不論何種品種,透明度高者,通常為上等珍品,俗稱「凍石」。老坑就有黃凍、烏凍、牛角凍,而它最上品的就是羊脂凍;新坑色彩大多不夠鮮豔,質地透明度較差,其質地複雜,多非凍石,一般稱為昌化黃。水坑質地細膩。旱坑枯燥堅頑且多砂釘,砂釘是石英質,釘堅如鐵,不能受刃。

    紅色多而質地越近透明,有血流之勢的雞血石格外珍貴。一塊名貴的雞血石往往價值港幣數拾萬元甚或以上。收藏雞血石者極應注意避免日光暴曬和接近烘烤地方,以免其鮮紅色因此而淡化,甚而變成灰暗色而失去其寶貴價值。

    歷來被視為珍貴的老坑昌化雞血石,色澤豔麗,材質優良,產量佳品稀少;它的血色鮮豔,雖經數百年的滄桑變化,只要保存妥善,仍然保留其原來面目,這說明了昌化雞血的硫化汞氧化變色的速度比較慢。保存妥當的老坑血鮮豔,雖歷經數百年,其表層增加了一層自然的氧化膜「包漿」,似又多了一層「保護膜」,使鮮豔的血色歷久不褪。昌化雞血不僅是淅江的特產,也是中國所獨有的稀世珍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