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三國、魏晉南北朝

三國、魏晉南北朝時期玉器發展

第六章 三國、魏晉南北朝

 

    三國、魏晉、南北朝長達三百六十九年,史稱「六朝」。六朝初期的玉雕藝術,自當繼承東漢傳統,但已日漸衰弱。隨著五胡十六戰爭頻繁,以及佛教日益興盛的影響下,此時趨向石質雕刻方面發展,玉器無論在數量與品質方面都遠不如漢代。

    中國雕塑藝術,由三代至秦漢,已有頗高之成就,至魏晉、南北朝,雕刻方面趨向石質發展,一為陵墓石刻,一為宗教雕塑,藝術雕塑一門,起源雖可遠溯唐虞,而傳世之品,最早僅能求諸漢代石刻,爾後曆魏晉、南北朝,此一時期大型玉雕之遺物不多,取其可信者存之,實非易事。

    佛教自東漢永平八年(西元六五年)傳入中國,至南北朝(西元四二零至五八九年)而特別發展。南朝之雕塑,曾為藝術史上放一異彩,如梁蕭宏墓前之石麒麟、梁蕭績墓前之石辟邪;但佛像雕塑,則不及北朝為盛。北朝之雕刻藝術,可稱瑰麗而偉大,如山西大同之雲岡石刻,河南洛陽之龍門石窟,鞏縣之石窟,甘肅天水麥積山石窟刻像,皆為傑作。至於震驚世界藝壇之敦煌石室雕塑,則最早可以上溯東晉,但大事塑造,系在北朝元魏時代開始,其後歷代多有增加,為數可觀。然各代雕塑藝術風格,有顯著不同。唐代作品,氣勢磅礴,宋則專尚小巧玲瓏,明清兩代雕工皆精緻,但率皆以小件文玩居多。

    而始於漢代的大型玉雕已有出現,大型玉雕與石刻,同出一源,互有影響。六朝的墓獸石刻是上承兩漢,下啟唐宋,是中國雕塑藝術演變過程中極為重要的代表作。漢代的石獸,一般的雕刻渾厚而簡括;六朝石獸,由簡而繁,但又不失兩漢雕塑那樣生動雄偉的風格。另一方面,六朝雕刻,又對唐宋時代的雕刻,產生很大的影響。由於六朝的石刻及石窟造像,已達到高度的成就,推之大型玉雕,其水準也應與之相應。觀於圖  傳世的北魏玉觀音,雕琢出古拙、莊重與典雅流利兼而有之,實是六朝罕見的巨型玉雕遺物中之極品。此時與佛教有關的題材已有出現,如「洛陽伽藍記」就載有永寧寺佛殿中裝有玉佛二尊。

    南北朝期間,北朝的北魏推行了近百年大規模的漢化運動,北魏首先遷都洛陽,使胡人都學漢語、穿漢服、獎勵與漢人通婚,甚至把胡人姓氏都改為漢姓,在逐漸地融合了各族的經濟和文化的基礎上,使此時期南北兩地的玉器,在風格上的差別不大,也因此而開拓了六朝藝術的新風格。而此時期出土的玉器與傳世品都不多,在河南洛陽邙山北魏王室墓和江蘇南京、丹陽等地的南朝皇陵,均會被大量盜掘,其出土的玉器所餘已寥寥無幾,造成研究和考證工作上的很大困難。

    據史籍所載,禮器中的圭、璧、璋、璜,此時在朝廷禮儀中仍在使用,但出土者極少發現。始於周時禮器之笏,至漢代時,士大夫常佩在襟間,上朝時執在手中,用笏邦助講話時的指畫嚮往,當受君命時,則把事記在笏上以免遺忘。由於笏有孔而穿繩佩戴,把笏搢在紳帶之帶如佩劍一樣,因而漢代的士大夫被稱為搢紳之士,是一種上層社會的階級和地位的標記。

    至魏、晉時代,士大夫受到法時放任自由的風氣影響,不願過份受禮教的拘束,將執「笏」改為手執「如意」而形成了風氣。笏乃先秦及漢時期的所執禮器,必須穿禮服時才適於佩戴,而「如意」則不論穿禮服或便服皆可執持,而且用於非正式的場合都可適合。這是當代士大夫崇尚自由、開放思想的表現。

    六朝此時清談之風開始興起,士人均喜執如意、塵尾、羽扇之類指畫助談。在史冊中亦屢見記載有用玉如意、玉柄塵尾、玉羽扇柄作為賞賜或饋贈之用。漢代兩次失傳之玉組佩,至魏侍中王粲再重定其制,而沿用至南北朝。近年在南北朝墓葬出土中常發現的玉組佩中,其形制與周、漢時之組佩不同,六朝玉組佩大概可分三種形式:半璧形的璜、蝠形佩和五邊形佩(呈人字形拱起之梯形)。這些大致上是朝服和冕中的玉組佩,因為當時朝廷允許官員在死後以其朝服入殮。

    六朝的玉器仍有東漲高的遺風。墓葬中亦沿用漢制,以玉蟬為唅、玉豬為握,也流行玉劍飾和玉帶鉤。出土的玉器中有璜、佩、雞心佩、龜鈕印、天祿、辟邪、馬頭、琮、耳杯、盞。而玉耳杯和玉盞屬較有創意的器皿。紋飾方面沒有什麼創新,亦喜雕螭紋,但螭紋較東漢更為柔弱,從東漢的高浮雕轉趨為較淺的浮雕,一般做工和質料都沒有漢代那麼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