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仿古玉器

仿古玉器

第二十章 仿古玉器

() 宋代仿古器

    自商周時代開始,在人的觀念中,一步步地把玉器與當時的社會等級、權力和道備品質標準愈來愈緊密地結合起來,漢以後對玉的珍視和使用玉器作為封建禮制的觀念更濃。到了唐代期間,宮廷皇室對於古物甚為寶愛,搜集和收藏古物之風開始萌芽。在唐代,宮廷對古物的蒐藏已非常豐富,但後來因安史之亂及黃巢作亂,不幸大部份被毀。而搜集和收藏古物之風,至北宋末期日趨強烈,北宋徽宗時代,徽宗對古物很感興趣,蒐藏了很多,後因靖康之亂,亦致蒙受損失。到了南宋高宗皇帝,又開始蒐藏。而北宋金石學的興起,又促使古玉的收藏和考證之風氣更盛。唐創新、宋模古,是歷代鑒賞家對唐宋藝術的評價。古籍中亦往往唐宋並提,反映了唐宋間玉器工藝技巧的密切淵源。

    由於古玉既是商品,又是文玩,價值很高,富貴階層作為貨寶、文玩加以收藏,或作為饋贈之用。流傳下來的古物逐漸供不應求,在這種社會需求的日增下,促使了仿古玉,仿古銅器形物的出現和盛行。此種風氣延至明清時代,愈演愈烈,形成後世一個別具風格的仿古系列。

    仿古器可分為擬古器和偽古器兩大類。宋代的擬古器絕大多數出於對藝術的好尚,在新制器上採用古玉器與古銅器的形制和紋飾,製造賞玩品與禮器。類型有六瑞、六器、佩、墜、環、璧、帶鉤、韘、劍飾、人物、瑞獸與殉葬器物,以及用玉仿製各種古青銅器皿,如鼎、尊、爵、角、壼、洗、匜、觚……等食器、酒器和  洗器,但此類仿古銅器皿的出土品很少。宋代擬古器在風格上,上自新石器時代,下至南北朝均有仿製。一些隋唐以來逐漸罕見的舊品種、舊紋飾重又再出現,如玉帶鉤在隋唐時代已無發現,此時又複重現,而多為仿漢之器。

    北宋自經五代殘唐之戰亂,舊禮制已蕩然無存,而宋器此時以依據宋聶崇義「三禮圖」、宋李公麟「考古圖」及博古圖(宣和)諸書製作的。但這些書都不據古代實物為證,而依周禮注釋,臆度作圖,故名稱論亂,錯誤很多。從「四庫提要」指摘「三禮圖」說:「林光朝亦譏之曰:聶崇義三禮圖,全無來歷,榖璧即畫榖,蒲璧即畫蒲,皆以意為之,不知榖璧止如今腰帶胯上粟文耳。今驗書內宮室車服等圖,悉與鄭違,不特如歐陽林氏所譏者而已。……」觀其所作之圖,幾乎沒有一件與古實物相合。而南宋龍大淵著的「古玉圖譜」凡一百卷,收錄雖多,但無雜不精,考古學者多認為是一部偽書,是後人依據三禮圖、考古圖、博古圖諸書所偽造,而各古籍中亦常有相異之處,各家各說,更使宋代仿古玉器去古制甚遠。

    宋代期間,宮廷中專設有「玉院」,使作古禮器及服玩之物,除了模仿周代作出精緻的「六瑞」和「六器」外,對於禮器飾物之製作,比之上古卻花紋繁縟,而無掩蓋其製作時代的本色。在史籍中,有宋代制禮神玉的記載,如建炎以來朝野雜記所載:「紹興初,以闕祭玉,但命隨方色奠幣焉。是年當大禮,禮官請以木為璧,繪天地之色,上難之。因命訪美玉,以為蒼壁黃琮,時明堂不祀五帝諸神,故他玉未及也。四年,明堂始制五帝日月等玉,初以未得美璞,將用天聖故事,以 為之,既而得真玉數十斤,遂命改制,其中赤璋最粹美,他玉不及禮經尺寸雲。」(宋禮神十二玉條)

    這段記載說明宋代所制的禮神玉,是不及禮經尺寸的,沒有提到它的形制之依據。宋代的三禮圖、考工記解等提到玉器之書,把古玉的器形,繪得與實物不相符合。這可推斷宋代期間,已不知道六瑞六器的真正形制,當時所制的禮神十二玉,可能也與宋代書籍一樣,曲解了周禮的注釋,制出與古制不同的禮器來。

 (二) 晴清仿古器

    明清時期,擬古玉器之風氣大盛,明清宮廷、王府的禮儀用玉器,仍制有圭、璧、琮、璽、玉冊等物,但已與古制相距很遠。明代中後期間,由於蘇州玉匠陸子剛,極負盛名,對明後期蘇作玉雕發展有很大影響,他的作品甚受人珍愛,故仿製者極多。直到清代,仿子剛仍極盛,雖然琢有子剛款的玉器幾乎百無一真,甚至漸漸地把名字也寫為陸子岡。雖然如此,但子岡款者之玉牌,大都精工細琢,仍受人喜愛。而陸子剛也以制仿古玉器著名,如仿漢之白玉天祿與百乳白玉觶就極為精妙。自明後期起,擬古器之數量大增,所仿之商周彝器形制,其器多較樸質厚重。

    清代乾隆期間,擬古器更為盛行,清高這宗弘曆酷愛古物,因而在清宮造辦處玉器作裡,便大量製作仿古玉器,如鼎、簋、匜、尊、觥、觚、觶、瓶、壼、爐、觴等仿古青銅器形式,其所制之器形規整、花紋稜角,方正規矩,雕琢細膩,具有很高的工藝水準。有時從一件仿古玉器中,卻雜仿戰國、漢代和唐宋集於一身,這種不拘一家形制的特點,以及乾隆早期按「考古圖」仿製,後期「返樸」,在器形花紋上精雕細琢,而多不作燒古致殘,底鐫「大清乾隆年仿古」或「乾隆仿古」,上述形成了乾隆時期突出的時代風格和成就。因其雕工均精細圓潤、紋飾組織勻稱,有較高的藝術水準而不乏許多佳品。

    由於清高宗乾隆皇極喜愛在古器或仿古器中題「禦詩」和「禦識文」,並加以鐫刻,這些禦筆詩詞及其自注有些是當時歷史的真實反映,不失為一文獻的寶貴資料。也因為底鐫陰刻有隸書「大清乾隆仿古」,說明瞭不是有意偽造欺人,而是出於愛好而制的古風器物。 

 (三)如何鑑別民初以前偽古器

    從北宋開始直到民初,各朝代所制玉器除了時代本色器外,亦皆有擬古器和偽古器兩大類。仿古風之所以能夠長期保持,實際上也是對時代本色器感到不滿足的反映,就其仿古的雕工技巧、藝術水準與傳世數量之多而言,是值得人們加以研究和重視的。

    古玉的真偽,應以色沁、制度和作風三方面去研究。若以三代秦漢遺物,幾乎可以說它應為出土之物;漢以後之古玉,亦是傳世者少,出土者多。玉器長久地埋在土中,因受泥土中的物質所侵,其色澤由表面向內漸漸變化,愈往裡面則變化愈少,所以偽造之器或舊玉新工之玉器,因經改琢,由其色澤上就可以看出,更就其制度及雕琢的作風(包括雕工、工具、工匠的師承及習慣「俗稱手寶」),以三者而言,很難同時吻合,而不露任何破綻,尤其對作風更易於無形中滲透了時代訊息。

    明代穀應泰撰的博物要覽說:「玉器如漢唐宋之物,入眼可辨。」

    明代高濂撰之燕閒清賞箋說:「吳中工巧,模擬漢宋玉玦鉤環……,如式琢成,偽亂古制,每得高值。孰知今人所不能者,雙鉤之法,形似稍可偽真,鉤碾何法擬古,識者過目自別。」

    至於偽造古玉,其偽跡更難掩蓋,因為玉之質地紋理堅緻,古玉之色澤,是長期在土中沁之甚久,慢慢變化而成,雖然有許多古玉表面上已失卻其天然本色,但已變得溫潤沉靜,精光內含,並無乾枯澀滯之態。

    偽造古玉,除先仿其形制紋飾外,更再致殘做浸,致殘之方——元明清三代多用鉈鑽孔或留下鉈痕,並需再加「燒古」,即用灼燒或煎煮炸等方法,以求改變玉的表層和原色,做出人工浸色。由於採用此等急速之人工致殘法,原玉表面大受破壞,變成乾枯澀滯。例如偽石灰古者,其色灰死如雞骨,有火劫紋,看上去毫無生氣,更無光澤可言。正如明代謝  撰之金玉瑣碎說:

    「夫燒黑者,濺其色而鍛之也,由外而內,其色暗澹,一灰而惡態見矣。水銀沁者,由內而外,其色純懦,一灰而光豔見矣。」

    博物要覽說:「玉器如漢唐宋之物,入眼可辨。若古玉,存遺傳世者少,出土者多,土鏽屍侵,似難偽造。」

    玉紀正誤說:「辨偽不必斤斤於色沁,色沁乃玉中之鏽,如銅器斑綠焉。其真偽不在鏽而在器,究不若於制度圖案碾法求之。蓋三者一代有一代之風尚,隱然有聯屬關係,缺一不可。玉工雖巧於作偽,亦難吻合三者,而不露破綻,能逃吾人之法眼。苟專言色沁,是不求其本而求其末,未有本亡而末存者也。況色沁作偽,手續簡單,最易失辨耶。」

    由於偽古器是以商業欺騙為目的,但求重價牟利,只要能愚人於一時更可,故大多數無需作工精緻,若小心細看,真偽也不難判辨了。

    以上係指民初以前之仿古器,但今天科技日益進步,那麼就更需十分謹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