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隋、唐

隋、唐時代玉器發展概況

第七章   隋、唐

   

    自南北朝後期開始,中華各民族的政治、經濟、文化聯繫逐漸密切,趨向融合,始於東漢由天竺傳入的佛教在此時亦大為興盛。隨著隋、唐兩代的社會安定與經濟日趨繁榮,加上對外來及各族文化藝術的融聚和吸收日漸成熟,從而在形式上澈底擺脫了漢末以來尚殘存的古風束縛,一個嶄新的藝術風格終於出現,而玉器的工藝發展也出現了空前的繁榮,是繼漢後的又一個高峰。

    唐代玉器形制與漢、魏晉南北朝的不同,表現著唐代玉雕著重向寫實的方向發展,完全擺脫了古拙遺風與程式化、圖案化的影響,與當時的雕塑、繪畫藝術及工藝美術的發展相吻合。漢代盛行的榖紋、蒲紋、乳丁紋、雲紋、臥 紋、螭紋、天祿、辟邪、獸面等圖形已完全絕跡,再到北宋後期仿古之風興起後才重新出現。此時期以佩帶飾物、裝飾品、實用品和藝術品為玉器中的主流,並且數量很大。它大量出現花鳥、人物形象及各種造型新奇的環佩墜飾,也出現了全新的極為豐富的題材,有實用價值的杯碗增多,器物皆富有濃厚的生活氣息。

    唐代與西域頻繁交往,玉料大量從新疆各地輸入,使各種軟玉製品大增。從出土的唐代玉器看,新品種有飛天、釋道、文武侍、舞樂人、胡人、騎士和馬官等人物形象,另一種唐代新出現重要玉器是玉帶。

    玉帶是鑲有玉的板狀飾物之腰帶,多用於官服上。它由三個部份組成:

    (一)——是革帶,分兩節:一節有銙飾,兩端各有一金屬扣,也有玉制扣的;一節有鉈尾,無扣,兩端各有多個小孔。

    (二)銙——是腰帶上鑲有紅、綠或白玉的飾件,俗稱「帶板」,是玉帶上的重要部份,有排方形(可能為天子所服)、方形和方團形之不同。銙正面有紋飾,背面光素,背後四角各有兩個小孔,用來系線連綴在革帶上。

    (三)獺尾——又稱「鉈尾」或「撻尾」,起初可能用作保護端的,以後就作為端之玉飾物。

    玉帶以銙的多少,顏色及質料不同,分別品級高低。新唐書車服志說:「其後(指高宗顯慶後)以紫為三品之服,金玉帶,銙十三;緋為四品之服,金帶,銙十一;淺緋為五品之服,金帶,銙十;深綠為六品之服,淺綠為七品之服,皆銀帶,銙九;深青為八品之服,淺青為九品之服,皆石帶,銙八;黃為流外官及庶人之服,銅鐵帶,銙七。」

    帶板(銙)上多以外族胡人物為紋飾,常見的有胡人奏樂的紋樣,反映了唐代皇朝與西南亞各國的密切來往和文化交流,是當時歷史的真實寫照。

    「飛天」是唐代很具特色的新製品。「飛天」原為印度佛教諸神之一,梵文名乾達婆,漢語稱為香音神,東漢末年隨著佛教傳入中國,在佛教中被描繪成專採百花香露,能樂善舞,向人間散花放香,造福人類之神,早期多作男像,後來才演變為美女。「洛陽伽藍記」校釋中說:「飛天伎樂者,諸天侍從也」。即專司歌舞、奏樂的天界仙女,佛教稱為「香音神」。又每當佛講經時,她們便淩空飛舞,奏樂散花。飛天又雲「飛仙」,據「太平禦覽」卷六六二引「天仙品」雲:「飛行雲中,神化輕舉,以為天化,亦雲飛仙」。

    唐代玉器在舊有的傳統禮儀上之作用已大為降低,禮儀與殉葬用玉數量愈來愈少,禮器的作工粗率,徒具形式。轉而注重於生活用器和裝飾品,其時一些玉器的使用仍有級別的限制,表示等級的官服上用的組佩品質也低下,作用是防止奢侈品及陪葬品的無限量擴大。此時期為了滿足宮廷和上層階級的需要,競出新意,玉器也受到當時繪畫雕塑寫實的影響,所制的玉器生動活潑,頗有浪漫主義色彩,風貎與前殊異,具有很強的藝術創作特點。

    雕琢方面常見以纏枝花卉、葵花圖案、寶相花、蓮花、特丹等植物為紋飾的為多,它實際濫觴於漢,至南北朝漸多,而大盛於唐,成為唐代慣用紋飾中一大特色。而動物形的獅獸製作也較精,刀法不亂,佈局均勻,細而厚重,著重揭示物件的精神世界,對其形體採取誇張的手法以突出關鍵部位,但不失法度,又擅用較密集的陰線裝飾細部,有的隱起注重起伏,而不加任何雕飾,動物形玉雕近似當時的石雕風格,渾厚自然,氣韻生動,其獨特的藝術氣質,為唐代玉雕中一大特點。